1988年,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出生,此后试图依靠试管婴儿技术实现生育的家庭越来越多。
近年来,在出生率持续走低、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的背景下,包括试管婴儿在内的辅助生殖技术成为缓解人口压力的手段之一。
然而,高昂的费用让一部分不孕不育患者望而却步。
“过程挺‘遭罪’
一次还得花好几万”

今年35岁的张玲(化名)和丈夫于2016年结婚后,一直没有怀孕。随着年龄渐长,她开始尝试各种调理身体的药物,甚至寻得了一些“秘方”。
“那几年没少喝苦得倒胃口的药,但是肚子一直没动静。”后来,张玲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染色体异常,正常怀孕概率很小。带着对孩子的执念,2019年3月,她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了试管婴儿技术治疗。
“打了半个月排卵针,每天肚子都在胀痛,然后各种检查,到后面取卵、做穿刺都挺疼。拆纱布的时候,又因为塞得太紧,直接给我夹出血了。”
“尝试试管婴儿的整个过程挺‘遭罪’,而且一次要花费好几万元。”经历了两次试管婴儿治疗都没成功,最终张玲决定放弃生孩子的打算。
张玲的经历是很多不孕不育患者的真实写照。2021年5月,《柳叶刀》发表的《中国女性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报告》显示,2007至2020年,中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
据此粗略估算,我国不孕不育的患者人数在2020年就已超过5000万人。
为了这部分人群的生育需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治疗都已在临床实践多年,其中,试管婴儿技术被称为不孕不育家庭的“最后一道希望”。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介绍,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得非常快,目前能够提供的技术和服务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服务上,种类多,安全性高,妊娠率在40%-50%之间。
需要关注的是,这种辅助生殖治疗技术费用较为昂贵,且以患者自费为主。
据海南慈铭博鳌国际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李宏图介绍,目前国内试管婴儿治疗主要通过患者全额自费方式进行支付。试管婴儿技术分为三代:一代主要针对排卵障碍及配子运输障碍等女性因素,费用大约3万-5万元;二代主要针对严重少、弱、畸精等男性问题,费用大约4万-6万元;三代主要针对染色体问题或者遗传性疾病,费用大约10万元。
硕士毕业后,孟荷一心扑在工作上,升职、加薪、攒钱买房,错过了“最佳生育期”。检查后发现,她的输卵管一侧堵塞,医生建议用试管婴儿治疗。
“我当时只想试一次,不成功就算了,可能和孩子无缘。”
非常幸运,她一次就成功了。“我选了一家私立医院,不需要排队,一共花了5万多元,比公立医院贵1万多元。”2021年6月,孟荷顺利诞下女儿欣欣。
“如果能进医保
我愿意再试试”

“从临床端来看,辅助生殖技术需求量很大,咨询的人很多。”李宏图称,很多患者需要反复多次治疗,这对于很多低收入家庭来说负担很大。
由于染色体异常,张玲选择的是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连续做了两次,都失败了,全是自费。”她说,现在家庭开销全靠丈夫一个人的收入,在精神压力之外,两人也感觉到经济压力。两人商量后,决定放弃,没再继续就医。
针对当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需求日益增长、辅助生殖技术项目个人负担费用较高的实际情况,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基本医保的呼声很大。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将不孕不育诊疗纳入医保范围,一些地方也在考虑将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5月5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支持“浙有善育”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扩大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制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等治疗不孕不育的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适时将其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
5月16日,湖北省咸宁市发布《咸宁市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十二条配套措施》,其中一条是,规范开展不孕不育诊治。对女方年满35周岁、确需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家庭,在市内具有辅助生殖资质医疗机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费用,按照每户累计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予以报销,所需经费列入各县(市、区)财政预算。
“如果能进医保,我愿意再试试。”张玲说。
不过,一旦将这项费用纳入医保,也会对医保基金形成一定挤压。河南省医保局曾就此回应称,当前河南没有能力将医保支付范围扩大到辅助生殖,还只着重满足基本医疗需求。河南的医保基金只是“略有盈余”。
此外,北京市医保局、安徽省医保局也表示,暂缓执行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作。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保险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慈铭体检集团·博鳌国际医院党委书记胡波认为,长远来看,将辅助生殖技术费用纳入医保是大势所趋。“医保加上相关商业保险联动发展,能更好推动生殖健康产业发展。但是,何时能够落地,在哪些区域落地,医保能够报销的比例等,都需要试点和进一步探讨。”
商保的一些尝试

事实上,在基本医保之前,辅助生殖商业保险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
平安产险江苏分公司医疗健康业务部总监陈辰认为,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推动,让更多保险主体关注该领域,积极探索并开发多元化的适用于辅助生殖人群的保障产品及服务。
“产品类型主要包含手术意外保障、并发症保障以及特定条件下辅助生殖失败的经济补偿等。”陈辰表示,从支付角度来说,商业保险目前发挥的主要是风险保障功能,保障患者在辅助生殖未成功的情况下获得医疗费用的经济补偿,从而降低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
据了解,2016年12月,泰康在线发布全国首款试管婴儿保险,专为生育障碍患者以及非婚生育人群设计。投保后,一年内完成3次及以上的胚胎移植,均没有显示临床妊娠阳性,可报销其保险期间内的治疗费用,获得最高20万元的保险理赔。
平安产险也推出了试管婴儿保险产品。该产品购买年龄的上限是女方40周岁,包含患者两年内在该中心完成一次促排、三次移植的费用,做试管婴儿三次不成功便可以获得保险赔付。
但是,辅助生殖领域对于商业保险来说属于较新的风险领域,保险公司仍在探索,在实际落地中还没能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
“当前的市场规模在千万元左右,未来商业保险需要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提供覆盖面更广泛的保险产品,发展空间很大。”泰康在线相关负责人表示。陈辰也称,商业保险也应紧跟国家的脚步,开发多元化产品,持续发挥补充保障功能,通过各方努力,共同为满足不孕不育家庭需求努力。
(财女不加班)
责任编辑:宋源珺
热门推荐
收起信银理财对养老理财产品建立专项管理机制 首批试点产品拟在十大城市同步发行
- 2022年06月27日 18:02
- 中国证券网
基金销售市场回暖 有网点基金定投业务量翻番
- 2022年06月27日 19:22
- e公司
税友股份也踩雷五矿信托? 子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出现延期兑付
- 2022年06月27日 21:25
- 每日经济新闻
CEO刚上富豪榜,游戏“新贵”米哈游踩雷五矿信托?资金追回难度大
- 2022年06月28日 07:40
- 市场资讯
打造数字人民币广州模式:落地8.5万个支付场景,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任务
- 2022年06月28日 07:41
- 市场资讯
个人养老投资时代开启 公募面朝万亿“蓝海”
- 2022年06月28日 07:00
- 上海证券报
覆盖1.4亿人次、保费收入破140亿后,惠民保迎转型挑战
- 2022年06月27日 21:04
- 第一财经
复合型人才更“香”?险企纷纷上线精英代理人培养计划
- 2022年06月27日 20:15
- 市场资讯
轻松集团将以20亿估值整体出售?公司否认称目前无任何计划
- 2022年06月27日 20:00
- 市场资讯
银保监重量级人事调整继续:51岁赵宇龙出任天津局长,半年内6位局级“一把手”履新
- 2022年06月27日 18:41
- 市场资讯
集合信托发行规模靠近250亿!
- 2022年06月28日 10:07
- 市场资讯
了解金融信托知识 守护您的财产安全
- 2022年06月28日 09:48
- 市场资讯
渤海信托公司又被罚了!
- 2022年06月28日 10:07
- 市场资讯
刷屏!游戏大厂米哈游信托踩雷!背后还投了漫画、元宇宙、火箭
- 2022年06月28日 10:14
- 市场资讯
税友股份也踩雷五矿信托?子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出现延期兑付
- 2022年06月28日 08:35
- 中国网
金价站在大跌边缘!黄金最新技术分析
- 2022年06月28日 09:12
- 市场资讯
黄金投资最佳进出场时间是什么时候?
- 2022年06月28日 09:24
- 市场资讯
G7峰会继续制裁俄罗斯 黄金意外跳水1820难逃震荡
- 2022年06月28日 09:32
- 市场资讯
黄金交易提醒:市场调低美联储激进加息押注,北约峰会来袭,黄金多头或奋起反击?
- 2022年06月28日 09:36
- 汇通网
美指走弱施救 纸黄金多头一日游险破392
- 2022年06月28日 10:04
- 市场资讯